高考临近 考生如何减压-淮安教育网 央广网
央广网

高考临近 考生如何减压

高三复习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高考的逼近,考生们的压力一定越来越大。如何减压?怎样调整学习心态?

高考生进入心理高原期 应学会自我觉察调整

日前,心理及家庭教育学者游涵做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为父母解答如何帮助高考生度过心理高原期。

游涵介绍,心理高原期是指:在高考这种冲刺状态中,每个考生到达这个身体体能极限的时候,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焦虑、厌学、烦躁,成绩急度下降等现象,我们把它称为无氧呼吸期,或者高原期。

父母多给予陪伴

游涵表示,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父母们应该和孩子多交流。

有些孩子不爱和父母交流,可能是孩子认为自己大了,需要自己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过多的干涉在他看来是一种侵犯。这时父母要调整自己,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或者其他的方法进行交流,尽量尊重对方。

在高度的压力下,考生比较容易情绪化。这时父母无需引导,不必指导,切忌指责,给考生一些自主权,只需多陪着孩子,这属于陪伴分享。

参照跟跑理论

高考高原期堪比长跑极限,考生此时与其看着远处的红线,不如看着眼前的对手,了解自己的对手更好。另外,考生也可以在每一次考试中和自己比较,试图超越自己。这种方法实际上不受父母各方面的暗示压力。

学会自我觉察

考试发挥失常、考前睡不着、脑袋一片空白、对考试有莫名的恐惧感,都属于高原期的反应。缓解的办法还可以学习心理学里比较棒的办法——自我觉察,就是止住任何使考生紧张着急的事情或想法。这招屡试不爽,很有用,考生需要花一定精力去做。

给孩子做做按摩

建议父母每天 给孩子做做按摩。按摩是促进父母和孩子体验家庭温暖和归属的互动,妈妈的怀抱、爸爸的力量会让孩子感到心理的放松,在按摩过程中,有一种快乐、温馨的感觉。这种交流,会把孩子从焦虑和挫败的感觉里,恢复到享受家庭的安全感。

减轻压力的指导策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挖掘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但压力太大,使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同样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你不妨试试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之一:欲胜人,先胜己

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

(1)要正确看待自己。要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因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

(2)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

(3)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应赶快找原因,改变方法,调整期望值。

(4)写日记。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倾诉的方法,也更可以看到自己有哪些成功或不如意的地方,提醒自己要正确对待;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己经常担心的弱势,写出针锋相对的“自信训练词”,如:“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评测,远远不能反映我的全部价值”等。

策略之二:学生之间相互鼓励

处在高考期间的学生最需要交流,也最需要宣泄。同龄人在一起时,哪怕是发发牢骚,也会在心理上获得一个缓冲的机会。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对考试也是有好处的。人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断地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句关心、鼓励的话,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因此,在每次模拟考试之后,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为组内其他成员写一段鼓励的话语。

策略之三:师生之间结对交流

在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信任和崇拜的老师。如果能够和这些老师做思想上的沟通,效果将非常理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消除不良心理,调整复习备考状态,让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之中。

策略之四:老师、父母、学生“唱同一首歌”

心理学上讲的“考试焦虑”在有些父母身上体现得比学生还明显,他们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父母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而解决“不安”的办法首先是父母充分相信孩子、接纳孩子;其次是父母要接受现实,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更不能认为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即使考不上大学,自己所学知识将来肯定会有用武之地。同时,学科教师尤其是教室领导要与父母一起努力为学生营造优良的人际环境,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和掌握一些辅导的技巧。父母、学生和教师只有对高考有个共同的正确认识,才能使学生少一些心理负担,多几分轻松和自信。

策略之五:不以模拟战绩论英雄

模拟考试成绩虽然对考生预测高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此论英雄,更不能因此断定高考的成败。如果仅把目光放在模拟考试成绩上,对即将到来的正式高考就很不利。

况且考试分数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命题动机、内容侧重方面、试题总量和难度、教师的教学及自己的复习程度等。另外,模拟分数高也不能盲目乐观,过去我们总把失败当“瘟疫”,其实,成功时受到的压力有时并不比失败轻多少。所以,最好是把考试作为仅是一次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而不是一考定“终生”。

策略之六:建立优良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诞生优秀的个体。所以,即使学习再紧张,自己心目中还是要有集体、朋友和同学的关系,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去。在紧张的备考时,你可以将内心的狐疑、不满向朋友倾诉,听听朋友的意见。不要由于别人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应该拿出豁达的气量,主动表示友好。同时,要学会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全往别人身上推。换一副“眼镜”看世界,我们就会少些忧愁与烦恼,多些开心与快乐!总之,无论在考前和考中,考生都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心情自然稳定。

高考压力过大怎么办

支招:学会心理暗示

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学生首先要学会自我暗示,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主动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正向的提醒和指令,会引导人潜在的主动动机,产生主动的行为。

考生可以经常对自己进行主动暗示,告诉自己“我行”、“我完全有能力应对考试”、“我已经准备好了”等等,在这种自我调整的作用下,能够很好地消除心理压力,从而消除焦虑,放松心情。此外,学生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适当降低期望值,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要正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成绩差异,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制订的目标要符合自身的能力。”考生可以暗示自己:只要努力了,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都无愧于心,也无愧于父母。

此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因为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

父母:不易过度关注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张智超老师说,每年高考临近,总有很多父母如临大敌,有时甚至比考生还要紧张,其实,这样焦虑的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孩子,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情绪。

淮安青少年心理

淮安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