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金翼奖有态度人物特别策划:
作为有态度的教育门户,网易教育一直关注中国教育向上生长的力量,在重大事件面前发声、呼吁,树立媒体的权威、公正和客观的立场!这一年,我们关注“教育有态度”。
网易教育特别推出2014金翼奖特别策划——有态度人物专访,本期嘉宾为美丽中国创始人潘勋卓。
11月4日, 美丽中国办公室。见到记者,创始人兼CEO潘勋卓老远就伸出手,用流利的中文说到“好久不见”,脸上是一种久违的亲切。时隔一年,记者问到他有何变化时,潘勋卓笑言自己胖了一些,还打趣说三十而立,以后做事再也不能卖萌了。他用纯正普通话信口说来的汉语成语、俗语,让你觉得他一点不像个老外。
28岁的潘勋卓是美籍意大利人,身高超过1.8米,英俊帅气,他是世人眼中标准的“美男子”。父亲曾经是康奈尔大学医学教授,母亲是商人,说他是个标准的“富二代”也不为过。从小接受跨文化的教育,拥有殷实的家境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背景。
初生牛犊不怕虎 21岁创办美丽中国
怀着对中国的浓厚兴趣,2007年潘勋卓来到清华大学进修,2008年他走进云南农村,到2014年,潘勋卓已经有了700名志同道合的同伴。美丽中国每年招募优秀青年人才,输送到我国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从事两年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让所有中国孩子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这个梦想即使在今天听来也是一个天方夜谭。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2008年21岁的潘勋卓用自己大四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在清华东南门的宿舍,开创了美丽中国。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农村教育,潘走过了中国20个省份的农村学校,2012年还卖掉了已故外祖父留给他的一片樱桃林,帮助美丽中国度过难关。一年365天很少休假,没有人给他发过工资,很多人都好奇这个年轻人为何将热情倾注于中国农村的孩子身上?
在一次职业发展研讨会上,潘勋卓和项目老师们分享了创建美丽中国的初衷。他开玩笑说,自己不是被美丽中国工作人员或校园大使招募,也不是被CEO招聘的,真正的“招聘者”是临沧双江县一所学校的俸校长。2008年,他来到这所山区小学探访时,俸校长介绍到山区学校招不来好老师,孩子辍学的很多。很少有人能上初中,几乎没有人能够上高中。俸校长带着潘勋卓挨家挨户劝说,鼓励家长让孩子留在学校。俸校长说,自己正在做的事就像是愚公移山一样艰难。
那一刻对潘勋卓而言是强有力的情感冲击,很多东西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但是对这里的孩子们却是奢望。他不希望看到孩子们辍学以后只能去餐馆或者工地打工。孩子们不一定非得上大学,但是他们可以有多一种选择,只有教育能够帮助他们。他想要为学生们尽力,帮助他们,有机会充分实现人生的可能。
通过公益 和项目老师共同成长和学习
除了要帮助农村的孩子,他难道没有一点私欲吗 ?潘勋卓说“做美丽中国项目,并非没有私欲。我也希望有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我认识的大学生,他们也充满了能量,渴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项目七年以来的开展,我和项目老师们一起成长和学习”。时隔一年,再次采访潘勋卓,记者明显看到他的变化。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通盘考虑,而且逻辑思维更加清楚,陈述简洁明确,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淡定。
美丽中国通过暑期培训,帮助项目老师完成从毕业生到优秀教育者的转变。培训内容涉及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类方法、目标设置、当地现状等多个方面,并通过实习试讲,巩固教学能力。面对农村相对艰苦和简陋的环境,项目老师们以极快的速度适应了,他们最关注、最烦恼的问题是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能够为孩子们作出最大的贡献。
项目发展越来越大,受到大家的关注,其实潘勋卓也有遗憾的地方,比如之前的项目老师全都认识,知道他们的名字,来自哪里,知道其所在学校和科目,现在项目的老师变多了之后,时间太有限,他无法做到和每一个项目老师都认识。但是每次听到老师们的故事,听到孩子们成绩提升,他就会精力特别充沛。
项目老师杨雪芹给潘勋卓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云南临沧支教时,杨雪芹主讲地理,接手一个成绩非常差的班。但是她千方百计让孩子们对地理本身产生兴趣,比如了解云南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一年以后,这个班的地理成绩从倒数变成了全县第四,教育局特别组织全县的老师来听杨雪芹讲课。在美丽中国,像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项目运作日益成熟和专业化,项目老师从首届的20名增加到了如今接近400位。这些老师中的67%提高了所带班级期末考试平均分,60%在一个学期内提高了至少三分之二学生的考试成绩。
教育让农村孩子有更多选择和可能
除了这些数字能够代表成绩,潘勋卓说,美丽中国的项目老师给当地留下了很多无形的财富。比如一个孩子决定不辍学,开始有上大学的梦想,或者对职业规划有一个更明确的想法;比如说一个家长更重视孩子的教育,比如一个老师看到一种新的地理教学的方法而去引用这个方法,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也很难去衡量的成果,也更让所有人激动。
今年4月底,“美丽中国”项目落户北京民政局,成为“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下设项目,终于有了“北京户口”,项目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开展。每天高负荷的工作,潘勋卓已经连续19个月没有休假。前不久,终于有机会去以色列走走,考察当地的创业创新现状,以期更好的服务美丽中国的项目老师。28岁的潘勋卓很认真的说,到了今天这个年纪,再也不能卖萌了,要靠专业经验和知识去和外界沟通。
潘勋卓最喜欢探讨的问题之一是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也会列举曾经对自己有过深刻影响的老师。比如,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应该切实了解某一个孩子的家境、困难、学习方式,了解哪些地方需要更多的关注。老师要言传身教而不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不只是教会孩子学习,也能教会孩子们去讲课,成为孩子们的哥哥姐姐,知心朋友。而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其实孩子们最开始需要的是平等的关注,其次才是关爱。他对中国农村及教育的观察、思考,足以让许多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汗颜。
潘勋卓从小在一个跨文化的环境里长大的,对不同文化的适应程度比较高。如今,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会把孔子的话挂到嘴边,比如“天下为公”“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这些都帮助他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教育,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外人,也不喜欢别人叫他“老外”。相反,潘勋卓倒是很想做个敢想敢为的愚公。他坚信,中国下一个奇迹将会诞生在方寸讲台间。未来中国的教育实现公平化、均衡化,也是美丽中国消失的那一天。
| 图:支教老师和学生们一起
Q
网易教育:你好,时隔一年我们再次采访你,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这一年里有没有比较大的收获和变化?
A
潘勋卓:这一年的变化第一是长胖了一些,现在坐下来(肚子)一圈一圈的感觉,年龄也大了,28岁,快三十了,孔子说三十而立,现在没法依靠卖萌来做事情,只能靠专业和我们做的事情本身。
Q
网易教育:美丽中国在2014年的变化和收获有哪些呢?
A
潘勋卓:美丽中国一直在发展的过程当中,2014年也是一个里程碑性的年头,变化和收获分几方面吧,第一我们终于有了北京这边的户口,成功注册了美丽中国一个非公募的基金会叫立德未来基金会,美丽中国是其中的项目,这个是我们都感到特别开心和欣慰的一个事情。美丽中国在扩大,我们在云南加了几个新的项目地,楚雄、昆明附近的一些地方都有新的合作学校和地区,跟他们的合作非常地顺利,也感觉到美丽中国的项目老师给他们学校带来的这种影响也是良好的。校长也好,家长也好,当地的合作伙伴对他们评价很高。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在做的这个事情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感到挺开心的。这个之外,我觉得中国年轻大学生还有刚刚毕业的一些毕业生对美丽中国的了解越来越深,对支教的渠道有越来越深的一个认识。所以这也让我们挺激动的。
Q
网易教育:现在美丽中国最新的相关数据大概是多少?
A
潘勋卓:我们现在的项目老师接近四百位了,我们从最早09年的时候的不到二十位项目老师,短短的六年内就扩展到了四百位左右的项目老师。我们最早期没有这种扩展的打算,没有准备变成一个这么大的机构。其实无非是在响应着当地学校教育局的这个需求,年轻人服务的精神和激情,我们就变成了一个有四百位项目老师的机构。我们准备今年继续扩展,明年争取能够把老师输送到尽可能多的学校。我们的项目老师一直处于一个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态,跟我们合作了很多年的学校希望有更多的项目老师,但是因为数量、能力有限,没法满足他们,所以希望接下来这几年能够尽更大的努力去满足更多的校长和学校。
| 图:支教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Q
网易教育:在中国,很多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是想着如何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这个是父母一直灌输的。但是我发现咱们所选的老师却相反。在大学去招募这些人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呢?
A
潘勋卓:我首先澄清,美丽中国的项目老师大多数是中国毕业生,有些学校尤其是县城的,或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地方想要一些外教,营造一个英文学习的环境,我们才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但是美丽中国项目本身是以中国老师为主。
最早在招募老师的过程中很多人是有这个疑问的,包括我自己。我们最早去找学校或者不同的家长,他们都会说中国的年轻人特别现实,他们想大学毕业了之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买房子买车,把钱送回家等等。我觉得这种传统的观念肯定是有的,但是我接触的年轻人真的是很有理想的,而且很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尤其是大学刚刚毕业之后还没有成家,没有孩子的责任需要担起的人,他们很愿意把他们的经验、积累的知识回馈社会。所以我觉得困难是没有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向应届大学生提供一个保障,或者让他们知道这个选择提供他们一个扎实的专业性平台来实现他们理想,真正地能为孩子们作出一些贡献。
Q
网易教育:比如说你在招募项目老师的时候,农村的情况是他们没有了解过的,所以你会给他们有铺垫吗?
A
潘勋卓:有,肯定的,我们项目老师很多是大城市长大的,但是农村长大的也有。大多数也去过农村,对中国农村的情况是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对这些问题也感兴趣而且想作出一些贡献的。所以大多数对情况是有一定的预期,但是我最早的时候也挺惊讶的,因为他们到学校的时候,生活条件、卫生条件不是障碍,或者说是是他们最小的障碍,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往往他们最关注、最烦恼的问题是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能够为孩子们作出最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跟项目老师的沟通也都是围绕着怎么利用美丽中国的项目老师在农村的学校呆的两年时间,争取在课堂上,课堂之外的为孩子做尽量大的贡献。
Q
网易教育:我们的数据是美丽中国的老师大概有67%提高了所在班级期末考试平均分,除了成绩之外还给小孩留下一些比较丰富的收获?
A
潘勋卓:我觉得很多留下来的东西是无形的。一个孩子决定不辍学或者从本来没想过上高中到突然间开始想上高中的事情,开始有上大学的梦想,或者说对自己职业规划有一个更明确的想法,一个家长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一个老师看到一种新的地理教学的方法而去引用这个方法,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也很难去衡量的成果。这些我也是通过跟项目老师跟其他同事的交流了解到的,也是我觉得美丽中国很难去量化的,但非常重要的一些贡献和成果。
| 图:支教老师和学生一起
Q
网易教育:我记得我前一阵子去到山西,山西有一个忻州市奇村镇,当地的一所小学两个老师教所有的学生,现在校长希望有好的老师来进行支援,美丽中国这些项目老师,你们当时去发起这样一个初衷的话为什么没有像其他的人一样去捐助教学楼图书馆,而是去选择输送这样一些人才?
A
潘勋卓:我个人参与教育这一行业也是没有任何准备的,我本来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想过来做教学,我没有学教育,也没有当过老师,所以我也是一个在做中学的状态,但是这种旁观者的态度让我从一个更直观的角度了解一些问题,最开始触动我的地方,现在给我的印象也是很深的。去到任何一个地方往往最好的硬件最好的楼是教学楼,是学校的大楼。原因有好几个,最主要的是学校和周围这个社区对孩子们的重视和负责,因为孩子们学习的环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很多农村的小孩都是住在学校里面,所以住宿的环境、他们学习的环境必须保障卫生安全健康。所以学校硬件方面的需求我觉得基本上已经有一个满足,我跟校长交流的时候感觉学校软件部分还是有一些匮乏的地方,所以我们从软件就是老师这块入手。
07、08年的时候我是在清华开始做美丽中国,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农村的学校,跟校长有一个类似的交流,我听到的有两个声音,一个是学校校长说非常希望我们学校能够吸引来优秀的年轻人来当老师,他们非常期望年轻有激情的这些人去学校教孩子们。同时我在清华跟同学交流的时候,我真的能够感觉到他们想回馈社会的一种欲望,他们愿意到农村去,愿意为国家做贡献。我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把这两个群体结合一块,就开始做美丽中国了。所以我们从老师这个角度去参与教育这个工作。一个孩子教育的过程当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老师,教学楼再漂亮,一个孩子要辍学还会照样辍学,一个多媒体教室媒体再多,他要学不进去数学、古文,就还是学不进去。
我觉得老师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不仅仅是满足我们要求的考试成绩满分或者很高分,他们满足我们的要求的时候,是值得而且需要被爱的。我觉得在他们数学题屡教不改的时候,在他们重重地敲打我们心的时候,在我们对他们期望值特别高,对他们付出非常大的努力但是让最后我们失望的时候,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需要一个老师关心他、花时间去理解、帮助他,这样他才能够茁壮成长。老师教学的任务不限于课堂那45分钟的时间,而是一整天24小时,因为小孩天天在观察他,在课堂之外也跟他接触。所以这是我感受很深的一个地方,我做教育这几年没想到的一个地方。
Q
网易教育:今年做了七年多了,我记得你说过美丽中国要从一个制造项目变成一个孵化器,应该说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梦想,你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变?
A
潘勋卓:美丽中国没有转变,我们还是一样的模式一样的运营,因为美丽中国跟项目老师是一个合作的状态,我是搭台的,他们是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我们发现有很多往届的项目老师教完两年书之后想继续在教育这个行业里面工作,做贡献,他们参与的方式参与的想法非常地多,有一些想做一些创业性的项目,自己创办跟美丽中国相似的一些机构;有一些想去办职业学校,有一个项目我印象特别深,而且做得特别好的叫点亮眼睛,是两位项目老师在教书期间发现30%、40% 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到位,考试的时候表现不如其他的学生,但经过交流之后,发现这些孩子们天赋能力、注意力这些方面没有任何问题,按道理来讲这些孩子考试上的表现应该跟其他孩子一样,甚至更高,为什么每次考试成绩低,而且低很多。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小孩都是近视,看不到黑板。这么简单的一个视力的问题,是能够去解决的。他们找了当地的医院给孩子们做免费的眼睛检查,给近视的孩子配合适的眼镜,之后这些孩子们的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提升的特别快。那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对孩子们的影响特别大。他们开始把这个事情复制到其他学校,美丽中国服务的学校里60%70%左右,凡是需要眼镜的孩子们可以免费配一幅眼镜。他们现在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大了,扩展到更多的学校,也是考虑孩子们的视力健康,所以灯光的配置、眼镜,孩子们眼睛的检查全都覆盖到。
孵化器的概念无非是帮助这些往届的项目老师更快地更全面地考虑怎么把一个项目从一个小点做到更大,帮助到更多的孩子们。这个事情最早是项目老师找我们,说我们有这样一些想法,有没有美丽中国老师去帮忙,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帮忙,就想到这么一个理念了。所以跟机构本身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我们的教完两年书之后的项目老师和在校的项目老师的数量是差不多的,怎么服务对当地学校孩子们有非常深刻的直观的认识的项目老师是孵化器要做的事情,就是支持到他们,然后给他们一个更扎实的继续做这个工作的平台。
| 图:潘勋卓希望能从一个更成熟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
Q
网易教育:七年过去了,你们也是慢慢地学习和项目老师一起在成长,二十多岁的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到现在为止还是否保留着?还是七年以来我已经适应了里面的各种条条框框了?
A
潘勋卓:我觉得没有,适应我觉得倒是有一些,也学到了一些东西。自己希望是有一些成长,从一个更成熟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因为毕竟机构越来越大了,需要管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所以很难以七年前六年前那种方式去考虑问题。但我觉得激情还是一样的,激情的这个来源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最近特别喜欢晨跑,早晨起得特别早,在不同的公园去跑步,我每天跑步最欣赏的地方是看到老太太们在那儿跳舞或者练气功,练气功我觉得对我的启发是挺大的,因为我看他们借力的方式是很多不同的。然后跟朋友去交流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教我一个说法就是以柔克刚。
Q
网易教育:四两拨千斤。
A
潘勋卓:我觉得这可能更代表我的现在的状态,不像当年一切都是未知的一个状态,很多事情都是非常非常新鲜的,我没接触过,现在未知的东西还是很多,但是我觉得我借力的方式,激情的来源发生了一些变化。
| 专访潘勋卓(视频出自网易教育)
Q
网易教育:怎么去理解教育有态度?很多人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有人认为在适当的时候站出来不退缩是他的态度。您觉得教育有态度是怎么理解的?有一些什么样的关键词跟我们分享?
A
潘勋卓:我觉得教育有态度是以孩子为出发点,是设身处地,就是换位思考。我觉得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往往会从自己的想法出发,把他们认为对的、应该去讲的,作为他们教育的核心,我觉得成功的老师、最有态度的老师是从孩子们身上出发,真正地了解某一个小孩他的家境,了解他学习的困难,他学习的方式,了解他哪些地方需要更多的关注。把自己放一边,完全根据对方的需求去服务这个需求,是个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很需要自知之明的。
Q
网易教育:对于即将到来的2015年中国教育有一些什么变化趋势?
A
潘勋卓:我觉得变化挺多的,可能2015年2014年这段时间已经开始的一个趋势,第一是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现在很多人在强调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从北京到边远地区,怎么保障所有的孩子不管他们出身不管他们家庭条件,能够享受优质高质量的教育。另外一个趋势是有不同的产业开始参与到教育这个行业里面,这是一个新的趋势,因为不仅仅是老师、学校,现在包括你们网易也开始参与到教育里面,通过一些课程。我前几个星期就穿着网易T恤,忘了是谁送给我的,去跑步,我坐电梯回来的时候有一位老太太就问我你是在网易工作吗?我开始在网上学一些跟书法相关的课程,所以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
不同的产业参与到教育改进或者说教育服务的过程当中,是一个趋势。我觉得跟它相关的一个趋势是教育现在是每一个人在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在做的一件事情,以前我们传统意义上想到教育会想到小孩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话,现在我觉得不管你的年龄,不管你的社会地位是什么,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或者更多人愿意一直去学习,所以教育的终生于我觉得是一大趋势了。
Q
A
潘勋卓:我是以非常积极的,而且很高兴的一个态度,我觉得中国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奇迹,从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地普及到消除文盲,中国教育在二十三十年内发生的变化、奇迹是非常多而且可观的。人类文明的历史,很少有其他的地方在教育方面像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大的,跨越性的,良好的变化,我觉得这个基础是非常扎实,而且值得大家感到高兴和自豪的。那么接下来均衡化发展,现在这个趋势从普及到均衡化发展,发生了一个转变,所以我相信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这个孩子不管出生在哪里,不管他们家庭条件经济条件是什么样的,都能够通过教育接受非常高质量的教育,改变他们人生的轨迹,走到一个更舒适开心的更健康的人生轨道上。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而且让我有信心的,如果还要说一个我觉得不仅仅是美丽中国,中国教育大的环境都是很重视老师的,老师的背景,老师的培训,老师教学的能力,老师这种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通过政策通过学校的管理在一直不断地提升的状态,我觉得下一个奇迹不会发生在北京上海这些大的城市,不会发生在经济这个层面上,而是发生在那一方寸的讲台上,孩子拿着课本一点一滴跟孩子交流,用心用爱去教授孩子们的。
Q
网易教育:我记得你说过一句话,未来的美丽中国会消失,那时候中国教育会是均衡化。
A
潘勋卓:我觉得美丽中国消失的那一天,是所有孩子享受非常高质量教育的那一天,我当然是希望,而且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也很高兴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说实话很多人都问我,做美丽中国需要很努力,也是非常艰难的一个过程,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我自己成长学习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我看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也非常高兴,所以我也是带着一种感激的态度来做这些事情,因为毕竟教学相长,应该也是孔子的一句话吧,通过参与教育,不仅仅使孩子们受益,老师和参与者也是在受益。
TA档案 2005年
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
2007年到清华大学进修。
2008年走访云南百余所中小学,创立美丽中国。
2010年4月美丽中国在云南省民政厅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
2011年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2011影响中国年度海外人物”。
2014年4月美丽中国“落户”北京民政局。
2014年9月潘勋卓入选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4大中国区世界青年领袖”。